1. 首页 > 优秀句子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起源于哪一年

科举制度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制度概述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科举制度起源科举制度完备科举制度概述

科举考试 是 中国 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 人才资源 ,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 人才选拔 考试, 学而优则仕 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的 殿试 部分是由 皇帝 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魏晋 以来,采用 九品中正制 ,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 中央 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 考试 , 合格 的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 进士科 , 考核 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中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以《四书五经》为准,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 朱熹 《 四书集注 》为准。

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

秦朝 以前,采用“ 世卿世禄 ”制度,后来逐步引入 军功爵制 。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 周礼 之 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 天子 、 诸侯 、 卿 、 士 分级负责。而各阶层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 客卿 ”、“ 食客 ”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的国君服务。

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 中央集权 得以加强。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 察举制 与 征辟制 ,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辟人才。由州推举的称(苹果***怎么查真伪:打开设置,通用,关于本机,长按序列号,拷贝,返回桌面,打开safari,进入苹果***,点击左上角的两道杠图标,点击技术支持,点击搜索支持框,点击快速链接的保修状态查询,输入序列号,输入验证码,点击继续即可查看。)为 秀才 ,由郡推举的称为 孝廉 。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征辟制也存在着种种弊端。

魏文帝时, 陈群 创立 九品中正制 ,由中央特定 官员 #8203;,按出身、 品德 #8203;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魏晋时代, 世族 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 仅限 #8203;于门。 唐玄宗 时 礼部尚书沈既济 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 州郡 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 京师 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科举制度完备

隋朝灭亡后, 唐朝 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唐太宗 、 武则天 、 唐玄宗 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在唐朝, 考试 的科目分 常科 和 制科 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 常科 ,由 皇帝 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 制科 。

常设的科目有 秀才 、 明经 、进士、 俊士 、 明法 、 明字 、 明算 等五十多种。其中 明法 、 明算 、 明字 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 明经 、 进士 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唐高宗 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 生徒 ,一个是 乡贡 。由京师及州县 学馆 出身,而送往 尚书省 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 才能 。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 吏部考功员外郎 主持,后改由礼部 侍郎 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 状元 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 探花 使。要集体到 杏园 参加宴会,叫 探花宴 。宴会以后,同到 慈恩寺 的 大雁塔 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 孟郊 曾作《 登科后 》诗:“ 春风得意 马蹄疾,一朝看遍 长安花 。”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 选试 。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 柳宗元 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 集贤殿 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 节度使 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 韩愈 在考中进士后...

【科举制度】相关文章:

古代科举制度常识08-05

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06-28